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为促进农村普恵金融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3月19日,大数据发展中心与网商银行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协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韩旭和网商银行行长冯亮共同出席并见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数据合法合规利用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自在数据、技术和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方式,发挥大数据在农业信贷决策支持、乡村产业精准描绘、农户信用评级等关键环节的重要作用,推出“农户秒贷”服务,有效提升农户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据前期试营用户数据显示,很多小规模种植农户首次以“数据信用”获得贷款,大大程度降低了“信贷门坎”;也有大量农户在银行网点不营业的夜间通过网商银行获得此服务,更加抹去办理业务“鞋底成本”;获得服务的农户平均借款仅50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大棚等农资;用款周期为80天~140天之间,77%以上的人支付的利息不足100元,农户贷款额度与使用周期更为灵活。
韩旭主任认为:普惠金融难,难在毛细血管。小农户的金融获得感,是衡量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标尺。大数据发展中心成立以来,积极与广大金融机构合作,推进农业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与网商银行合作是中心金融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大合作力度,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于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配置至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破解小规模农户融资瓶颈难题,打造农村普惠金融“样板间”。
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表示,在银行网点不足的农村,数字金融越是要有所作为。作为一家专门服务小微和三农客群的数字银行,网商银行没有线下网点,让手机成为农户的身边银行,抹掉他们“鞋底成本”。与大数据发展中心合作能够为农户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后续网商银行将持续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满足度,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