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征集发布
为加快推动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强化大数据新型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展示发布安全可靠、好用实用的数字化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征集和展示发布活动持续有效、常态化开展,搭建一个软件开发主体和潜在用户沟通的平台,逐步形成“一地创新、全国推广、各地选用”的数字化创新与推广局面。
千万龘云平台
“千万龘云”平台从1+2+N架构体系解构千万工程工作,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其各业务科室如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农业农村发展科、农业产业与信息科、土地管理科等提供业务办公、数据上报、稽核考评、项目管理、指标监测等信息化和数据运营服务:
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千万龘云向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数字化统一解决方案,让千万工程任务不再繁重;匹配各个科室业务的不同需求,让工作的进展一手掌握;方案优势:低成本、多应用、灵活配置服务、上线即用。
两大基础服务能力:大数据上下贯通+AI智能填报
借力“新基建”加快三农信息化建设,发挥数据要素在生产流通环节的价值。基于大数据为各地农业农村海量数据汇聚贯通、潜能深挖、应用拓展奠定基础,为助推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支撑。
在线管理多元异构海量数据,高效完成数据填报。AI智能填报减少繁琐重复的报表填报工作,帮助基层减负,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填报互通,提高数据精准度,让基层工作人员从重复性工作解放出来。
N类应用系统: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
确保主粮作物增产,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物种植遥感系统)农业卫星遥感服务能够识别分类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提供长势监测,公里级精度的气象预测,为农事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客观数据支撑,精心守护每一粒种子。
建立耕地监测体系,确保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耕地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指导耕地监测数据成果可视化汇总,为农田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撑。全过程管理土壤数字化信息,在线开具智能测土配方施肥单,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打造“空天地”智能监测,规范管理高标准农田入库。(高标准农田监管平台)建好、管好、种好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改良土地环境,空天地全方位监管,让农田生产更智慧,种植决策更科学。
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三普成果汇总,实现土壤分类、分类规划。(土壤三普大数据平台)数字化汇总县域第三次土壤普查结果,土壤信息与国家系统精准统一,提供清晰、可靠的土壤数据分析,为科学改良土壤提供数据支撑。
(2)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压实防返贫帮扶责任。(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平台)建立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监测预警机制,自主申报,一户一码,有问题一键报送,让防返贫措施早落实,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多数据一图展现,让防止返贫工作不再繁琐。
(3)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
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优化,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保鲜冷链管理平台)实现冷链冷库装备设备统计盘点、数据实时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产品的种类信息、冷库出租信息、出入库信息情况以及交易信息、出入库信息等。提高农产品产地流通效率,落实保障农产品“保质出村、新鲜进城”战略,优化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户参与长效管护机制。(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平台)纵向贯通县乡村,横向覆盖公安、政法、城管、教育、应急等多个部门,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督办机制,建设美好乡村,让事事有着落。
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宅基地底数高效盘点,同时做到宅基地审批、监管督察、盘活利用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助力地方宅改工作高效推进,打造高效善治的数字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农村土地承包网签合同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网签平台,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延包,规避土地纠纷,线上办理,提高办理效率,数据留痕,让土地流转有迹可循。
联系人:许张衡 18911223032
“千万龘云”全面对标中央一号文件工作要求,贴近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需求,集合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支持和服务管理于一体,为千万工程助力,帮助县域农业农村部门高效、精准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平台覆盖市、县、镇、村及广大农户和行业部门使用人员,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大量真实数据,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可以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平台注重提升政府运行管理质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信息平台,紧跟数字化这一浪潮,破解了监测对象覆盖难、风险问题发现难、工单交办处置难、帮扶落实闭环难、督查考核问效难、政策法规普及难、工作推进协调难、资源分散整合难、数据零散分析难、基层减负落实难十大工作难题。实现了其工作范围从“集中”向“全面统筹”、工作机制从“攻坚”向“常态”、工作重心从“绝对”向“相对”、基层工作从“人工”向“智能”、信息化发展建设从“信息化”向“数字化”以及从“乡村振兴”向“数字乡村”的六大转变。
在凉山州西昌市,“千万龘云”以防止返贫平台作为切入,为每位农户都生成了农户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可以实现一户一码,一码多用等场景应用。群众可以通过语音、图片等简单形式快速申报困难;网格员、村干部通过该二维码及时获取农户详细信息,第一时间摸排走访和开展帮扶,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各级工作人员通过平台聚集其区域内农村人口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基础数据底座,心中有数方能对症下药,为进一步预警监测,防止规模性防返贫做到全方位监测不留死角。根据“一户一码,一码多用”工作机制,平台为基层工作人员及广大农户提供了多项扫码服务,使得小小二维码成为群众贴心码,扫出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通过多样化风险电子工单,形成数据流和业务流“闭环”,让平台成为抓手和工具,服务管理,压实了责任,盘活了资源。领导者通过平台将业务系统积累业务数据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通过多维数据对农户信息开展精准分析,多维度数据“一图感知”,优化工作进展。
这只是“千万龘云”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平台所带来的诸多成效之一。“千万龘云”践行“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为解决“后扶贫时期”的脱贫监测问题和后续防返贫监管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三融五跨”方法路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以“一个大数据中心,围绕数据基座和AI智能报表两大类基础应用,聚合N个应用系统”为顶层设计,以智慧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助力县域农业农村行业,实现全面衔接乡村振兴。
序号 | 名称 | 情况 |
---|---|---|
1 |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发明专利证书 | 已提交 |
2 | 国内主流基础软硬件适配证明或承诺书 | 已提交 |
3 |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 未提交 |
4 | 渗透测试报告 | 已提交 |
5 | 等保测评报告 | 等保3级 |
6 | 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材料 | 已提交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