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征集发布
为加快推动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强化大数据新型生产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展示发布安全可靠、好用实用的数字化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征集和展示发布活动持续有效、常态化开展,搭建一个软件开发主体和潜在用户沟通的平台,逐步形成“一地创新、全国推广、各地选用”的数字化创新与推广局面。
制种基地数字化监管系统
制种基地数字化监管系统,开展制种企业主体管理、品种登记、制种基地备案、遥感监测、现场核查、种子调出、包装赋码全流程闭环监管,精准识别疑似玉米制种田,打击非法制种,实现“信息齐共享、分析全感知、安全可溯源、全局可视化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种业要素整合、数据汇聚、长效运营为一体的生产服务水平,提高种子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带动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下列主要操作流程,完成监测监管工作:
1.制种基地备案。根据制种基地生产企业、品种、地点、面积等备案信息,结合农业农村大数据耕地分布数据,绘制形成制种基地生产备案信息图。2.遥感鉴别分析。利用高清卫星遥感影像、手机信令、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识别形成制种基地遥感识别图,与生产备案信息图进行叠加比对,精准鉴别出疑似未许可备案的玉米制种田块(疑似图斑)。3.将疑似图斑通过“农事直通”APP推送至各县(区)农业农村种业管理部门,根据“农事直通”APP地图导航找到疑似图斑具体位置,现场开展核验工作。4.根据疑似图斑核验结果,对于无证非法生产、未按要求备案、擅自扩大生产规模等情况进行立案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盘侵权、私繁滥制等伟大违规行为。
联系人:耿国栋 18304076353
自2022年以来,已在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三个试点县利用本系统开展了玉米制种基地监测监管工作。通过制种基地信息备案、种植面积绘制、遥感技术识别、“农事直通”APP现场核查等工作,针对试点县玉米制种基地130万亩备案面积,开展全县(区)范围内制种基地遥感核查,综合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